第562章

-

“走商的規矩,讓我不得不選擇在這個時候違約、離開貴部,”

翼龍天侃侃而言:“這一點,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難免有愧。”

“所以我決定,貴部戰時一應所需,我翼氏走商最高隻收取三倍價格,也算是本蠻彌補愧行之舉。”

聽到這,老蠻王心頭一喜,起身以拳叩胸:“如此,本王便代表我凱氏部族、多謝翼氏走商的義舉了。”

這聲道謝卻是發自內心的。

要知道,戰時風雲變幻、萬千莫測。

尤其是在麵對實力相當的對手時,誰也不能保證冇有物資緊缺的時候。

翼龍天能主動提出將價格最高壓為三倍,這的確是場不小的恩情。

不過在老蠻王想來,翼龍天此舉倒也不屬於無故獻殷勤、心懷不軌之舉。

畢竟走商最重名聲,一旦他們做出不利於凱氏部族之時、再被抓個現行,整個走商氏族都將為天下所不容。

另外,三倍上限的讓利,乍一看像是限製了翼氏商團的進項,可長遠來講,一旦戰事陷入膠著,物資的購買量將被無限放大。

到那個時候,定會有許多走商聞訊而來,向戰爭雙方競售戰略物資。

如此一來,除了部落之間的正麵戰場外,一場冇有硝煙的“價格戰”、也將在諸多走商團隊中展開。

屆時,翼龍天施恩在先,又占有天時地利人和。

同樣的價格、甚至在翼氏走商價格稍高的情況下,凱氏部族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他們的供貨。

“好說。”

翼龍天展顏輕笑,繼而側過身指了指側後方端身而立的凱陽風,鄭重其事的介紹道:“我走以後,貴部戰時若有所需,皆可向翼風說明。”

“翼風將成為貴部與我翼氏走商的紐帶,本蠻願以我翼氏一族的名譽擔保他的品行。”

改頭換麵了的凱陽風以拳叩胸,對著老蠻王和大殿上的眾人挨個行禮致意:“晚輩翼風,見過王上大人和諸位前輩,還請多多指教。”

翼風心裏想的卻是:“哼,還真是月光之神眷顧啊,讓小爺我複仇的良機來的如此之快。”

“辰申,凱奇莉,老蠻王,還有凱勝男家族的那群王八蛋,你們都給小爺我等著吧!”

旋即,翼龍天告辭而去,翼風則被老蠻王留在了大殿之上。

敬陪末座的他眼觀鼻、鼻觀口,默然不語。

大殿之上,得聞老蠻王詢問意見的臣工們,瞬間劃分爲“主戰”和“主和”兩大派係,為是戰是和一事辯的麵紅耳赤。

主戰的理由很直白:人達氏部族顛倒黑白扭曲是非,都特麽欺負到自家門口來了,稍有血性的蠻修都忍無可忍。

主和派的理由也很充分,一個達氏部族或許不足為據,戰了也就戰了。

可問題是,達氏部族的焚城之舉,其實是受命於人的。

他們背後的噠鑲氏,纔是凱氏部族真正忌憚的存在。

一旦達氏部族搬出這座大靠山來,凱氏部族就算傾儘全族之力,亦冇有絲毫勝算……

與其如此,還不如派人與對方談和。

“絕對不能談和!”

“若真答應了達氏部族提出的條件,交出所謂的‘元凶’、再大量賠款,我們不就等於承認了自己理虧?”

“不錯!焚燒鬥獸城的罪名一旦坐實,我凱氏部族就真將萬劫不複了啊!”

“誰說我們一定要答應對方提出的條件了?和談和談,其核心不就是一個‘談’字麽?”

“就是,正所謂漫天要價、坐地還價。”

“我們可以派出使者,與達氏部族好好的談一次,把他們的條件改減改減,也未嚐不可吧?”

“大不了把我們繳獲的物資都退回去,再釋放俘虜,並與對方達成一致:對焚城一事緘口不提。”

“如此一來,料想達氏部族的傢夥也不至於繼續緊逼了。”

“恩,屆時就算他們不為自身考慮,也總該為其背後的靠山著想一二。”

“事情真的鬨大了,可是對誰都冇好處啊……”

老蠻王半躺在王座之上,以手托腮,聽著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爭論,一雙花白的眉頭早已擰成了個川字。

須臾,他的目光突然瞥向殿下一言未發、但卻神情自若的辰申,不禁壓了壓手:“夠了。”

見狀,主戰派和主和派的臣工們不約而同的停止了爭論。

“你們各執一詞,本王聽著都有道可循、有據可依,一時間也難決斷。”

“既如此,倒不如讓本王選一位旁觀者一言以定吧。不是有句話叫‘旁觀者清’嘛!”

此言一出,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將目光看向了翼龍。

在眾人想來,偌大的王殿之上,也就隻有他跟凱氏部族無甚牽連,算是一位合格的“旁觀者”了。

“王上大人也真是急糊塗了,主戰主和這麽大的事,怎麽能交由一個外人來裁決?”

“更何況,這個外人還是走商出生。商人逐利,他肯定是巴不得咱們與達氏部族開戰,纔好從中大賺一筆呢!”

“可不麽?依我看啊,老王上絕非是急糊塗了,恰恰相反,他非常高明。”

“因為老王上更傾向於主戰思想,所以才故意找個由頭、把翼風出來給自己造個‘台階’罷了!”

就在臣工們竊竊私語之際,老蠻王一抬手,卻並未指向敬陪末座的翼風,而是點向了立身於凱海平身後的辰申。

“辰將軍,是戰是和,便由你一語決斷!”

“恩?我麽?”辰申顯然冇想到老蠻王竟會問他。

“對,就是你。”

王上毫不遲疑的點了點頭:“你雖因為某些原因,留在我凱氏部族為將。而且本王也從未將你當成外人看待。”

“但相較與我凱氏部族的族眾,你的確稱得上是旁觀者清了。”

“說說吧,你待如何?”

這一下,主戰派也好、主和派也罷,都將目光集中於辰申一人之身。

諸位臣工的目光那叫一“殷切”,就差明言告訴他是支援主戰還是主和了!

事實上,讓辰申來作出裁決,對於這些凱氏部族的高層而言,絕對要比執行翼風做出的決斷要舒服得多。

畢竟翼風隻是架在凱氏部族與翼氏商盟之間,那一座冷冰冰的“橋”。

而辰申凱旋而歸後,他在作戰期間的智謀勇略、還有他明知凶險,卻還以德報怨的搭救凱海平的義舉,都已被凱氏部族所接受、認可,甚至交口稱讚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