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章 延期查案與節度使京師會宴

-

大明宮,紫宸殿。М

顯隆帝麵沉如水,冷若寒冰。

他聽過不良帥馮昊的奏報,頓時覺得朝堂局勢並不如他想像中那樣儘在掌握。

作為一名帝王,顯隆帝工於心計,善於製衡,有意扶持朝臣們拉幫結派爭權奪利,一時間朝堂上下呈現朋黨爭鬥的亂局。

這是顯隆帝最想要看到的局麵,臣子們忙著爭權奪利,就不會有人威脅到他的地位。

稍有強勢朋黨冒頭,就會被顯隆帝拉一派打一派。

等到朝堂局勢趨於穩定,他再扶持一個新的朋黨,自此周而復始。

由於顯隆帝的默許乃至引導,大周朝堂的黨爭愈演愈烈,但自始至終顯隆帝都是成竹在胸,因為一切儘在他的掌握之中。

直到馮昊向他奏報,宣懷公主墓室中是空的,宣懷公主的棺槨不翼而飛。

這讓顯隆帝感到困惑,困惑之中隱隱帶有一絲不安。

這件事無外乎有兩種可能。

其一是當年宣懷公主根本冇死,而是借著假死瞞天過海,所以那本就是一座空墓。

其二是有強大修為的修行者潛入墓中偷走了宣懷公主的棺槨。

不論是哪一種,都讓顯隆帝感到出奇的憤怒。

至於刻意挖掘「盜洞」造成「盜墓」假象引起朝廷注意的人,應該又是另外一股勢力。

顯隆帝是玩弄權術的高手,帝王心術更是登峰造極。

可就連他也無法猜出這背後的兩股勢力究竟是誰。

「大伴,你來說說看,究竟是何人在作妖?」

被點到姓名的內侍監鄭介畢恭畢敬的迴應道:「陛下,奴婢不敢妄言,不過依奴婢看,這件事或多或少跟一月後的節度使京師會宴有關。」

鄭介一句話點醒了顯隆帝。

他雙眸銳利的射出兩道寒光,反覆敲著手指。

是啊,所謂的這些異樣其實都是表象,都是因為政治博弈才表現出來的。

就像不良人剛剛辦的那個監察禦史案-王忠益案-陳良輔案連環案中案,本質上也是權力博弈的產物。

權力鬥爭雖然殘酷,但畢竟是朝堂爭鬥,不能太過粗俗,不能像兩村械鬥那樣一言不合捲起袖子扛著糞叉、鋤頭就上。

權力鬥爭需要一個引導,一個出口,一個宣泄點。

宣懷公主墓早不被「盜」,晚不被「盜」,偏偏在這個時間點被「盜」,便足以說明問題了。

一月之後就是節度使京師會宴,已經陸陸續續有節度使抵達京師。

雖然節度使權力極大,但此時還是得聽朝廷和天子號令。

這三年一次的節度使京師會宴就是顯隆帝為一眾節度使量身定製的,藉此機會進行權力的重新洗牌。

對顯隆帝這樣一個權術高手而言,他決不能接受節度使在地方專權,培養自己的勢力以至於尾大不掉。

所以每過幾年他就會重新調配各大節度使的防區,讓他們始終處在奔波的狀態之下。

如此一來節度使好不容易熟悉了一個地方,卻被顯隆帝丟到一個新的環境之中,又得從頭再來。

敢託辭不來?那就是包藏禍心,圖謀不軌!

顯隆帝完全可以藉機削藩。

顯隆帝知道他的這位姑奶奶宣懷公主權力**很強,跟幾位當時的強勢節度使走的都很近。

但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,往日不同今日,權力早已經重新打散分配。

要從幾十年前宣懷公主交好的節度使中推測出嫌疑人,無異於刻舟求劍。

「所以,究竟是誰在作妖?」

顯隆帝喃喃自語。

「這個案子不良人辦的很好,但是還不夠。傳朕旨意,此案繼續追查,不過朕可以給他們延期一個月。」

顯隆帝是刻薄寡恩的性格,他肯給不良人延期自然不是因為他突然良心發現,大發慈悲。而是因為一月之後就是京師節度使會宴的日子,他要在那之前摸清真相從而趁著應對,把控大局。

「奴婢遵旨。」

鄭介毫不猶豫的應道。

在他看來顯隆帝能夠給不良人延期一月,已經是格外開恩了。

「賈大哥,馮大人帶來了一個好訊息還有一個壞訊息,你想先聽哪一個?」

不良人衙署內,趙洵似笑非笑的問道。

「呃這」

賈興文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作答。

「那就先聽壞訊息吧。」

賈興文思忖良久,嚥下一口吐沫。

「壞訊息是,陛下命令不良人繼續追查宣懷公主墓被盜案。」

趙洵雙手一攤道。

「這個也在情理之中,畢竟事涉皇家顏麵,陛下不可能輕易作罷。」

賈興文點了點頭。

「那好訊息呢?」

「好訊息是陛下給我們延期了一個月。」

趙洵苦笑道。

「就這?」

一旁的旺財有些聽不下去了。

「咱們這位陛下,還真的是寬以待己,嚴於律人啊。」

「慎言。」

趙洵連忙做了個噤聲的手勢,瞪了旺財一眼。

這裡是不良人衙署,純開放式的辦公環境,工位之間甚至連隔斷都冇有。

如今趙洵、賈興文在不良人衙門裡可謂是春風得意,風頭正勁,自然有無數人眼紅。

若是被他們抓到把柄彈劾一番,趙洵他們肯定得吃不了兜著走。

官場如戰場,朝堂上也滿是爾虞我詐,趙洵覺得還是應該小心謹慎一些。

旺財被趙洵嚇了一跳,縮了縮脖子不再言語。

「我覺得這件事可能跟一月之後的節度使京師宴會有關。畢竟仔細算算日子,期限和宴會時間是大差不差的。」

趙洵捕捉資訊的能力很強,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顯隆帝的目的。

對於一個大權獨攬權力**極強的帝王而言,是絕不能在臣子麵前丟臉的。

尤其還是節度使這種大權獨攬的土皇帝。

不過趙洵瞭解到,大周朝此時的節度使還不像唐朝中後期節度使那樣尾大不掉,至少大周的節度使還是朝廷和皇帝直接任免的,不享受世襲罔替。

這種模式下,隻要有一個強勢君王,還是壓得住節度使的。

不過一月的期限仍然對趙洵是個巨大的壓力啊。

一個月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他還是得好好把握。

-